全部產品分類
- 產品描述
-
- 商品名稱: 元胡
- 商品編號: 160
- 庫存: 1000000
1別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等。2概述延胡索又稱元胡,理氣止痛效果顯著,應用歷史悠久,是中醫臨床常用的中藥材。元胡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干燥塊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延胡索始載于唐代《本草拾遺》曰:生于奚,從安東道來,根如半夏,色黃"。原名玄胡索,后因避宋真宗諱改為延胡索。明·《本草述》曰:"今茅山上龍洞、仁和(今杭州市)、筧
- 1別名
-
延胡、玄胡索、元胡索等。
- 2概述
-
延胡索又稱元胡,理氣止痛效果顯著,應用歷史悠久,是中醫臨床常用的中藥材。
元胡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塊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
延胡索始載于唐代《本草拾遺》曰:生于奚,從安東道來,根如半夏,色黃"。原名玄胡索,后因避宋真宗諱改為延胡索。明·《本草述》曰:"今茅山上龍洞、仁和(今杭州市)、筧橋亦種之,每年寒露后栽種,立春后出苗,高之四寸,延蔓布地,葉必三之,宛為竹葉,片片成個,細小嫩綠,邊色微紅,作花黃色,亦有紫色者,根叢生,狀如半夏,但黃色耳。立夏掘起……。"根據以上描述的植物形態、產地、生態和現今浙江栽培的延胡索基本一致。延胡索在我國栽培歷史較悠久,清·《康熙志》載:"延胡生在田中,雖平原亦種"。1932年《東陽縣志》記載:"白術、元胡為最多,每年在二千籮以上,遠銷寧、杭、紹,約銀20萬元。"
- 3產地分布
-
延胡索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河南、山東、安徽。目前全國有17個?。ㄊ校┓N植,浙江所產為地道藥材,是著名的"浙江八味"之一。主產于浙江東陽、磐安、永康、縉云;近年江蘇海門、南通、如東、泰縣,上海崇明、南匯,山東蒼山,河南鄧縣,四川開縣生產量亦大。
地方習用品:全葉延胡索(Corydalis repens Mandi et Muehld.)分布于東北、河北、河南等地;齒瓣延胡索(C.remota Fisch.ex Maxim.)分布于東北、河北、甘肅等地。
元胡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河南、山東、安徽等省。浙江所產為地道藥材,是著名的"浙江八味"之一。主產于浙江東陽、磐安、千祥、永康、縉云等,其中磐安為產地主要集散地。陜西漢中從浙江引種種植元胡已有30多年的歷史,由于近年市場情況較好,生產發展面積較大,并建立了元胡商品生產基地,如漢中城固董家營、勉縣、洋縣、西鄉、平川;南鄭縣紅光、冷水等鄉鎮。目前浙江、陜西為市場提供著大多數的貨源。
- 4形態特征
-
延胡索為多年生草本,株高9-20厘米,全株光滑無毛,具地下走莖和塊莖,走莖3-5節,分布地表下3-5厘米處,塊莖扁球形,直徑0.7-2厘米,外表棕黃色,內部黃色。地上莖纖細質脆,稍帶肉質,單生或上部分枝,莖基部之上生一鱗片?;~與莖生葉同形,莖生葉互生,2回3出復葉,葉片全裂或深裂,裂片披針形或狹卵形,長1.2-3厘米,寬3.5-8毫米,先端鈍或鈍尖、全緣??偁罨ㄐ?,頂生或與葉對生,長3-6.5厘米,苞片卵形、狹卵形或倒卵形,長8毫米。總狀花序,花紅紫色,橫著于纖細的小花梗上,小花梗長約6毫米,花瓣4,外輪2片稍大,邊緣粉紅色,中央青紫色,上部一片,尾部延伸成長矩,矩長約占全長的一半,內輪2片比外輪2片狹小,上端青紫色,愈合,下部粉紅色,雄蕊6枚,花絲聯合成兩束,每束具3花藥,子房扁柱形,長約6毫米,花柱細短,柱頭2,似小蝴蝶狀,果為蒴果。
習用品:(1)全葉延胡索(Corydalis repens Mandl.et Muehld.),與延胡索主要區別是:塊莖圓球形、橢圓形或圓錐形,直徑1-2.5厘米,有時數瓣裂。內部淡黃色或白色、葉互生,為2回3出復葉,有長柄,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至廣橢圓形,長0.6-2.5厘米,基部楔形至圓楔形,先端鈍,全緣。偶而先端具1-2個缺刻。
(2)齒瓣延胡索(C.remota Fisch.ex Maxim.),與延胡索主要區別是:地下塊莖較大,圓球形,直徑1-3厘米,大者分瓣,小者不分瓣。內部黃色或淡黃色。葉互生,2回3出狀全裂或深裂,最終裂片披針形,狹卵形或倒卵形,長1-5厘米,寬0.5-1.5厘米,基部楔形,頂端常具2-4不規則齒裂或淺裂。
- 5生態環境
- 延胡索多生于蔭蔽、潮濕的山地稀疏林地,或樹林邊緣的草叢中,或背陰的山坡、石縫中。
- 6生物學特性
-
延胡索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怕干旱和強光。
種子特征:延胡索種子為胚后熟休眠類型,5、6月種子成熟時,種胚很小,適宜條件下先完成形態后熟,胚開始發育時為一圓點,以后逐漸變長,成橢圓形,進而是細長彎月形,分化出子葉和胚軸。延胡索種胚是在較高的溫度下完成胚的形態后熟的,而后還需一段低溫來完成生理后熟,此情況與自然季節變化相吻合。
地下莖生長:地下莖在秋冬生長,萌發后在地下沿水平方向生長,至11月底或12 月就形成第一個節,以后又相繼長出底2、3個節,至翌年2月中上旬出苗前地下走莖基本形成,長3-12厘米,一般每個地下莖長出地下走莖2-4支。
地下塊莖的形成:地下塊莖可由上年母塊莖的更新芽形成,新塊莖形成過程中母塊莖逐漸干癟,由此形成的新塊莖個大,皮色老,俗稱"母元胡"。也可由地下莖節膨大而成,新塊莖個較小,皮色新,俗稱"子元胡"。延胡索新塊莖均在春季地上部分生長期生長。
- 7生長習性
- 元胡多生于蔭蔽、潮濕的山地疏林地帶,或樹林邊緣的草叢中,或背陰的山坡、石縫中。元胡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但怕干旱和強光。
- 8生長周期
-
一年生。
年需求量:
約4000噸。
- 9采收加工
-
1、采收 立夏前后植株完全枯萎時,選晴天,將土扒開,邊扒邊揀出球莖,力求收獲干凈。
2、加工 用直徑1.2厘米的篩子將塊莖大小分開,已分檔的塊莖洗去泥沙、瀝干,倒入沸水中蒸3-5分種,經常翻動,顆大者煮的時間較長,顆小者稍短,至塊莖切面中心尚有米粒大小的白點時撈起,裝入籮內,經余熱后熟,曬干搓去外皮部即得。此法折干率高、質量好,若切面中心已無白點示已熟透,折干率低,表皮皺縮,若煮得過生,外觀雖好,但易蟲蛀變質,難保管。一般一鍋清水可連續煮3-5次,每次都要補充清水,當鍋水變黃混濁時,調換清水,使成品色澤好。
畝產量:畝產干品150公斤左右。
- 10儲藏養護
-
延胡索一般用麻袋包裝,每件40公斤左右。貯存于通風干燥處,溫度30℃以下,相對濕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9-13%。
本品易蟲蛀,較少生霉。為害的倉蟲有米扁蟲、鋸谷盜、赤擬谷盜、藥材甲、花斑皮蠹、黑皮蠹等,蛀蝕品表面可見針孔蛀孔。高溫高濕季節,保管不當,也可出現生霉變色現象。
儲藏期間,應保持環境清潔、干燥£»發現吸潮,及時晾曬或翻垛通風£»蟲情嚴重時,用磷化鋁、溴甲烷熏殺,有條件的地方,進行密封抽氧充氮(或二氧化碳)養護。
- 11形狀規格
-
延胡索為不規則的扁球形,直徑0.5-1.5厘米,外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網 狀細皺紋或平滑,頂端中間有凹陷的莖痕,基部有疙瘩狀突起,質堅硬而脆,斷面黃色至棕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規格標準:
國家醫藥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訂的藥材商品規格標準,延胡索分為2個等級。
延胡索商品規格標準
一等 干貨。呈不規則的扁球形。表面黃棕色或灰黃色,多皺縮。質硬而脆,斷面黃褐色,有蠟樣光澤。味苦、微辛。每50克45粒以內。無雜質、蟲蛀、霉變。
二等 干貨。呈不規則的扁球形。表面黃棕色或灰黃色,多皺縮。質硬而脆,斷面黃褐色,有蠟樣光澤。味苦、微辛。每50克45粒以外。無雜質、蟲蛀、霉變。
- 12性味功能
-
延胡索性溫,味苦、辛,入肝、脾二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打腫痛及內、外、婦科、骨科疾病。
主要成分:
生物堿,其中經鑒定的有d-紫堇堿(即延胡索甲素)、dl-四氫已馬亭(延胡索乙素)、原鴉片堿、延胡索丙素、1-四氫黃連堿(延胡索丁素)、dl-四氫黃連堿(延胡索戊素)、1-四氫非洲防已堿(延胡索已素)、紫堇鱗莖堿(胡索庚素)、β-高白屈菜堿(延胡索寅素)、黃連堿、去氫紫堇堿(去氫延胡索甲素)、紫堇單酚堿、去氫延胡索胺、非洲防已堿,以及d-海罌粟堿等。
主要藥理作用:
鎮痛,其止痛效價約為阿片的1/100;延胡索總堿、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均有鎮痛作用,以乙素較強。各種劑型以醇浸膏及醋制流浸膏作用最強,毒性則以醋制劑最強;延胡索乙素具有一定的安定作用,其左旋體為新型的中樞抑制劑,較大劑量時對猴、兔、狗有明顯的催眠作用;能促進大鼠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連續注射能使甲狀腺的重量明顯增加,每天皮下注射對小鼠動情周期有明顯抑制作用。去左氫延胡索甲素有明顯的抗大鼠實驗性胃潰瘍作用;延胡素丙素對幽門結扎性潰瘍,延胡索乙素對饑餓引起的潰瘍均有輕度抑制作用;上述成份對胃液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 13真偽鑒別
-
性狀鑒別:
1、呈不規則扁球形,直徑0.3cm-2cm。
2、表面灰黃或黃棕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頂端略凹陷,有莖痕,基部稍凹陷呈臍狀;或呈圓錐狀突起。
3、質堅而脆,碎斷面黃色,角質樣。
4、氣微,味苦。
以個大、飽滿、質堅實、斷面色黃發亮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綠黃色。
1、薄壁細胞中充滿糊化的淀粉團塊。
2、皮層厚壁細胞長條形,壁木化、稍厚,具細密紋孔。
3、石細胞(來自莖痕處的皮層中)類多角形、長圓形或長多角形,長88靘-160靘。
4、導管多為螺紋,少數網紋。
理化鑒別:
1、藥材切面或粉末置紫外光燈下觀察,均有亮黃色熒光。
2、取粉末0.2g,加稀醋酸5ml,于水浴上加熱5分鐘,濾過。取濾液1ml,加碘化鉍鉀試液1-2滴,顯紅棕色。另取濾液1ml,加碘化汞鉀試液1-2滴,顯淡黃色沉淀。(檢查生物堿)
3、取粉末2g,加0.25mo1/L硫酸溶液20ml,振搖片刻,濾過。取濾液2ml,加1%鐵氰化鉀溶液0.4ml與1%三氯化鐵溶液0.3ml的混合液,即顯深綠色,漸變深藍色,放置后底部有較多的深藍色沉淀。另取濾液2ml,加重鉻酸鉀試液1滴,即生成黃色沉淀。
4、取本品粗粉,加氨水及苯提取,供點樣用,取延胡索乙素為對照品,點于同一硅膠G板上,用正已烷-氯仿-甲醇-二乙胺(10∶6∶1∶1滴)展開,碘熏蒸后,在紫外燈(365nm)下檢視,樣品與對照品相同位置顯黃綠色熒光斑點。
- 14種植技術
-
(一)選地整地
早秋作物收獲后,選擇向陽、肥沃的地塊,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翻耕25厘米深,揀去石頭、雜草,耙平,整細,作畦,畦寬1.1-1.3米,長視地形而定。
(二)種植方法
延胡索可用塊莖繁殖或用種子繁殖。生產上多用塊莖繁殖。
1、選種 選多年生無病蟲害,完整無傷,直徑1.4厘米左右,上面有凹的芽眼,外皮呈黃白色的扁平塊莖做種莖。"母元胡"或畸形粒小、生長細弱,產量低的一般不作種用。
種莖儲藏:在室內選擇陰涼不潮濕的泥地一角,用磚塊或條石圍成長方形,長、寬視貯種量而定,先在地上鋪上一層半干的沙,厚6-8厘米,上放塊莖12-15厘米,再蓋上一層厚約6厘米的沙。種莖多,可依次再放幾層,從鋪底到頂面不要超過0.5米,在中間插幾把麥桿以利通氣。隔半月檢查一次,發現霉爛,及時剔除,且不要使覆蓋的泥沙過干,以免塊莖失水干燥而受損,種莖不能與氨水、碳酸氫銨等化肥、農藥貯藏在一起,并要防鼠害。
2、播種 ⑴條播:沿畦向溝邊開第一條播種溝,深約5厘米,塊莖按5-7厘米的株距排放在種溝的兩旁,按每畝磷肥50公斤、鉀肥70公斤施于種溝中間,再蓋豬牛圈肥2000-2500公斤于種溝內。第1條溝種好后,再開第2條種溝,溝距6-8厘米,把土蓋在第一條種溝的塊莖圈肥上,再按同法播種,最后整理畦溝、畦面,使塊莖覆土8厘米左右,畦面呈龜背形。⑵穴播:在做好的畦面上開穴,穴距10厘米見方,深約6厘米,每穴放塊莖2-3粒,粒距3厘米左右,用一大把焦泥灰覆蓋,再整畦覆土。⑶硬板田直播:水稻收割后,將地面略加整平,按畦寬1-1.3米,畦溝寬0.4-0.5米劃線后,排放種莖,株行距和基肥施入量均同條播,最后把畦溝的土掘松打碎均勻蓋在畦面上,厚約8厘米。
下種時間以10月上旬較為適宜,延胡索塊莖秋冬有地下生長階段,若推遲到11月中下旬下種,將影響產量。藥農有"早下種勝施1次肥"之說。因此,合理安排好前后作物,適時下種,是延胡索增產的重要環節。每畝種莖75-100公斤。
(三)田間管理
1、施肥 延胡索從下種到出苗需100多天,臘肥一般在立冬前后施入,每畝潑人尿1000-1500公斤,或加施磷酸鈣50公斤,氨水40公斤,結合松土除草清溝覆土。土壤肥沃、基肥足、臘肥重的,可不施苗肥;若幼苗葉片淡黃綠色,長勢差,可適當少用氨肥,防止燒苗。苗肥要早,應在剛出苗就施。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150克,稀釋后噴霧,有一定增產效果。
2、松土除草 立冬前后,結合施肥淺松土1次,除去雜草。出苗后及時拔除雜草,保持田間清潔。早春見草就拔。4月起至收獲即使有草地也不能拔,以免松動延胡索地下莖節,影響產量,可噴10%草根靈乳劑1次,每畝用0.4-0.5公斤,加入60公斤水噴霧,把出土的雜草全部殺死。
3、灌溉排水 若遇冬旱要適當灌水,傍晚將水灌入畦溝內,水不能超過畦面,次日早晨放水,稱為"跑馬水"。延胡索生長盛期正值春雨連綿,田間濕度大,容易導致霜霉病發生,要及時疏溝排水。
病蟲害防治:
1、病害 元胡霜霉?。菏怯绊懷雍鳟a量、質量的主要病害。在低溫多雨,寒流頻繁和時晴時雨的條件下易發生。危害葉,一般3月上旬開始,4日中、下旬嚴重,直到5月收獲時都能危害。此病的特點是:潛育期短,來勢猛、蔓延快。在防治上要特別注意以"預防為主"。防治方法:選用無病塊莖做種,消除帶菌病塊;收獲時清除病枝殘葉,減少病源;注意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與禾本科作物水稻、玉米等輪作,種過延胡索的田地要隔3年以上再種。發病期間可用藥劑防治:3月上旬噴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150-250倍液,以后每隔10-15天噴藥1次,連續3-4次,每畝噴藥量70公斤左右。噴藥時要使葉背腹兩面都著藥,搶晴天露水干后噴藥,效果更佳。另外,用楓楊、苦棟樹的皮葉、深綠藁等的浸泡液代替化學藥劑噴施,效果也好,且來源方便,成本低廉,無殘毒。
延胡索菌核?。涸绱憾嘤?,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氮肥過多,延胡索枝葉幼嫩容易發病。3月中下旬開始發生,4月中下旬較重。近土表莖基部產生黃褐色的枝形病斑,濕度大時莖基軟腐植株倒伏。防治方法:水旱輪作,降低田間濕度,增施磷鉀肥,清除病株、病土,用1∶3石灰、草木灰撒施,控制發病中心蔓延,3月中旬用30%菌核利800倍或65%代森銨800倍進行噴霧。
2、蟲害 主要有地老虎、螻蛄等蟲害危害,可用常規的防治方法進行防治。
- 15供需情況
-
元胡為四十種常用大宗藥材品種,用途廣泛,需要量巨大。在藥材市場上是藥商最為熟悉的品種之一。元胡是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要藥。元胡片、制元胡、元胡個被廣泛地應用于中醫臨床配方,同時也是許多中成藥的生產原料,以元胡作為原料生產的中成藥主要有:元胡止痛片、千斤止帶丸、女金丸、平肝舒絡丸、茴香橘核丸、安胃片、舒肝片、痛經寶顆粒、仲景胃靈丸等幾十種。
今年來,隨著我國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元胡的用量在不斷增加,用途也不斷有新的開發和利用。在95、96年元胡市價大幅上升,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為當時東北某藥廠開發出了一種很暢銷的藥品,需求量暴增所造成的。元胡在國外也較受歡迎,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出口,為我國創取外匯。
元胡商品來源于家種,近年來由市場調節產銷。由于它的生產工藝簡單,生長適應性強,生長周期短,生產潛力大,很容易擴展種植區域。元胡本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曾經占全國80%以上的商品由浙江產區提供。近年,隨著我國對農村產業種植結構的調整,以及在90年代中期出現的供應緊張,元胡的生產區域迅速擴大,全國很多地區發展了元胡種植。但多數發展面積有限,只有陜西漢中地區發展規模較大,到目前已占有了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而且由于陜西漢中地區的經濟水平相對浙江較低,所以生產成本相對較少,發展潛力很大,對浙江道地產區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元胡的生產當務之急,不是擴大生產,而是盡快建立符合GAP生產質量要求的基地,以保證元胡的質量。同時,要密切重視對市場信息的分析、研究、預測,及時調整生產規模。
60年代至80年代生產情況:
延胡索商品來源于家種。新中國成立后,1960年-1985年列為國家計劃管理品種,后由市場調節產銷。40年來,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市場供應比較緊缺。進入70年代,隨著產區的擴大,生產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和農村生產責任制的實行,延胡索生產迅速發展,扭轉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屬于產銷基本平衡的品種。
1955-1958年間,主產區浙江的延胡索生產有所發展,因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農民把延胡索地改種糧食,使生產受到一定影響。1961-1974年國家對延胡索實行糧食獎售政策、促進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1965-1974年,隨著國民經濟的好轉,江蘇、江西等省引種成功,擴大了產區。1968年收購量達93.4萬公斤,是1965年的2.5倍多,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市場供應,充實了庫存。延胡索病蟲害比較嚴重,產量不穩,1979年收購量降至70萬公斤,市場供應依然偏緊。
1975年以后,延胡索產區改進了栽培技術,單產提高,總產量不斷上升。尤其是農村經濟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調動了藥農的積極性,使生產迅速發展,1980年達245萬公斤,為1974年的3.5倍,創歷史最高水平,使商品庫存有了較大的增加,經市場杠桿作用,生產適度調整,使產銷基本平衡。
- 16藥典標準
-
2015版 藥典標準:
本品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塊莖。夏初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煮至恰無白心時,取出,曬干。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的扁球形,直徑0.5~1.5cm。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突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鑒別】(1)本品粉末綠黃色。糊化淀粉粒團塊淡黃色或近無色。下皮厚壁細胞綠黃色,細胞多角形、類方形或長條形,壁稍彎曲,木化,有的成連珠狀增厚,紋孔細密。螺紋導管直徑16~32µm。
(2)取本品粉末lg,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I0ml使溶解,加濃氨試液調至堿性,用乙醚振搖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甲醇l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延胡素對照藥材l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3µl分別點于同一用1%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9: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碘缸中約3分鐘后取出,揮盡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査】水分 不得過15.0%(通則0832第二法)。
總灰分 不得過4.0%(通則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通則2201)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13.0%。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調pH值至6.0)(55:4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0mn。理論板數按延胡索乙素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46µ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平底燒瓶中,精密稱定,置平底燒瓶中,精密加入濃氨試液-甲醇(1:20)混合溶液50ml,稱定重量,冷浸1小時后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濃氨試液-甲醇(1:20)混合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蒸干,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O4)不得少于0.050%。
飲片
【炮制】延胡索 除去雜質,洗凈,干燥,切厚片或用時搗碎。
本品呈不規則的圓形厚片。外表皮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細皺紋。切面黃色,角質樣,具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含量測定】同藥材 含延胡素乙素(C21H25NO4)不得少于0.040%。
【鑒別】【檢査】【浸出物】同藥材。
醋延胡索 取凈延胡索,照醋炙法(通則0213)炒干,或照醋煮法(通則0213)煮至醋吸盡,切厚片或用時搗碎。
本品形如延胡索或片,表面和切面黃褐色,質較硬。微具醋香氣。
【含量測定】同藥材,含延胡素乙素(C21H25NO4)不得少于0.040%。
【鑒別】【檢査】【浸出物】同藥材。
【性味與歸經】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能與主治】活血,行氣,止痛。用于胸脅、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腫痛。
【用法與用量】3~10g;研末吞服,一次1.5~3g。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關鍵詞:- 元胡